1月5日,马绍尔群岛籍全球LNG运输船舶巨无霸“莫扎”号完成装卸,离开南通港洋口港区(简称“洋口港区”)LNG码头。“莫扎”号是全球仅有的14艘最大的LNG船舶Q-MAX船型的首制船,也是2019年该港区到港的第2艘LNG船舶。
在洋口港区,LNG能源岛建设正如火如荼。未来,洋口港区将建成具备5000万吨/年的天然气接卸、仓储、气化、保税、槽车转运、船舶转运能力的LNG能源岛,打造全国最大的LNG接卸基地、供应基地、销售中心(现货、期货)和储备基地,满足江苏全省乃至长江流域天然气多元供给的需求。
天时地利催生LNG能源岛
近年来,国家提出加快天然气产供销体系建设工作,到“十三五”期末,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要由现在的7%提高到10%,LNG集散中心建设十分迫切。
洋口港区地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区,建设LNG集散中心相比其他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更具有经济性和竞争力。
据悉,洋口港区已建、正在报批、近期拟规划的LNG接卸泊位可形成5个LNG专业泊位的规模,正在建设中的洋口港区15万吨级航道,未来可满足LNG船舶全天候通航。
此外,洋口港区的管道、公路、铁路、水路等集疏运体系已经形成,可满足LNG的多种集疏运需求。未来还可以根据国家发展需求,规划增加LNG泊位。洋口港区人工岛可满足LNG能源岛建设用地需求,建设配套的LNG接收站不需要新增围填海,符合国家新的海洋保护政策。
接卸量外输量居全国之首
自2018年12月30日以来,洋口港区已迎来了4艘LNG运输船。“莫扎”号离港后,“新愿景”号LNG船舶也随即进港作业。
入冬以来,随着长三角地区的用气量持续走高,LNG接收站的装车数量不断上涨,平均每4分钟就有一辆LNG运输车从洋口港发车,满载着液化天然气运往全国各地。
洋口港区LNG接收站是江苏第1座、中国沿海第4座LNG接收站。根据洋口港区总体规划的定位,其将主要为临港工业、如东及周边经济发展提供配套服务。自投产以来,这里接卸了来自俄罗斯、卡塔尔、澳大利亚、美国等20多个国家的LNG,其中70%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。这些液化天然气在管道外输和槽车外运“双轮驱动”下,源源不断输往全国各地,天然气外输量与接卸量同步增长。
据南通市港口局统计,洋口港区江苏LNG接收站2018年LNG接卸量首次突破650万吨,外输总量达92亿立方米,数量均位居全国已投产21座LNG接收站之首。
未来年接卸1000万吨
新年一开始,全球最大的LNG运输首制船就来港卸货,为南通打造清洁能源大港开了个好头。
中石油、协鑫等相关洋口港区LNG企业发展计划也为能源岛建设提供了发展支撑。中石油江苏LNG项目在完成一、二期工程后,已全面启动三、四期工程,目标是到2021年底实现2600万吨/年的吞吐能力。协鑫LNG项目作为江苏省“十三五”重点项目,正在开展项目核准工作,计划2021年建成投产,初期实现270万/年的生产能力,远期实现1000万吨/年的能力。
目前,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三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,将新建2个2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储罐,计划2020年10月建成投产。项目投产后,接收站年接卸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。未来,洋口港区将拥有8个10万吨级的LNG接卸泊位,3个7万吨级、4个1万吨级的LNG装船泊位,2500亩的LNG储罐及气化、装车等接收站基础设施,2—3条天然气外输管线,将能更大规模接卸LNG,为加快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、保障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供应等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。